作者丨铅笔道编辑部
距离春节还有约30天,小米竟然马不停蹄地裁员了。这个征兆给了创业者什么启发?
12月19日,据未经证实消息,一批被裁小米员工在某职场社区爆料:保守裁员约6000人,赔偿比例为N+2;广泛涉及多个部门,手机部、互联网部、中国部等,个别部门比例达75%。也有小米内部人士透露,此次裁员真实人数被严重夸大,实际不到整体人数的10%。如果按照这个说法,据财报中小米最新员工人数约35314人,也就是说此次裁员少于3530人。于情于理而言,春节前夕裁员比较少见,但小米依然这么做了,足见其背后的决心。年前裁员一般是为了年后——小米裁员发生的特殊时点,体现了它对2023年消费市场的悲观。据IDC发布的最新数据(12月5日),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下滑9.1%。2023年仍会面临挑战,直至年底才会出现增长。消费市场的冷暖一般有先兆,尤其与“三大件”有关:房地产、汽车、手机——这是国内用户最“大”的3个消费品。小米此次的防守态度值得创业者反思,它可能代表2023年消费市场的主流趋势。铅笔道认为,小米更大的挑战不在于裁员,而在于它追求的第二、第三曲线:第二曲线是进军高端手机,第三曲线是进军智能汽车。首先,消费行为会发生两点改变:一,会追求节约,减少高端产品的消费数量;二,会更换品牌,从高档品牌转向普通品牌。其次,进军高端手机是一个“10年工程”。据铅笔道观察,国产手机进军高端兴起于2012年,至今10年有余。10年过去,除了华为破圈高端,其余的品牌基本落败,包括但不限于联想、中兴(努比亚)等。而小米的品牌基因是“性价比”,高端不是它的品牌优势,这意味着它将要进行长达10年的品牌重塑,这其中将包含长达10年的品牌投入,总计数额可能不低于100亿(小米汽车的前期投入)。据今年第三季度财报,小米高端化进程还处于“初始期”:在中国大陆地区,定价在3000元及以上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4%,手机的销售单价增长约9%。而同时,小米还在追求“第三曲线”——进军智能汽车。自今年以来,小米在智能电动车的投入总计为18.6亿元,第三季度为8.3亿元,占当季度净利润的39%。今年三季度,小米的净利润约为21.17亿,同比下滑约59.1%。小米汽车预计于2024年量产,可以预见的是,在接下来的约2年时间,该项业务依旧会对小米现金产生压力。今年三季度,小米累计收入约704亿,同比下滑约9.7%,与全球手机出货涨幅一致,总业绩不算差;公司净利润下滑严重(59.1%),原因为收入下滑及汽车投入。相对这两座“大山”,此次裁员确实能为小米节约一大笔钱:假设此次裁员人数为3530人(总人数的10%),而小米员工平均月薪大约4.06万(2022年三季度),一年下来节约的薪酬可达17.2亿元——足够在汽车业务投入半年了。铅笔道编辑部成员不持有所述企业股份,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铅笔道近期推出了一款爆炸产品——融资VIP会员,核心亮点是:每年15场游学+让你见机构BOSS。如果你短期有融资计划,长期有资本化目标,推荐你报名加入。欢迎扫描二维码咨询。